
在日常的愛情關係配對中,很多時候,我們會看到,有些男性傾向尋找小鳥依人、柔弱順從的女性進入親密關係。我們也觀察到,許多成功的企業家、政治家、甚至學術界的男性,在婚姻或感情關係中,往往在達到某些成就之後,會更傾向選擇年紀比自己小、事業尚未獨立、經濟依賴自己的女性。
這是一種常見的關係動力——男性在關係中尋找一種全然被依賴、被崇拜的角色,而弱勢的女性則提供一種「欣羨」、「仰慕」,讓男性能夠在關係中獲得心理上的優越感和滿足。
然而,這究竟是為什麼?源自於何種潛意識的動力?
為何某些人偏好「照顧型戀愛」?
從榮格「國王原型」心理動力解析
榮格心理學家 Robert L. Moore 以及 Douglas Gillette ,在他們暢銷 20 年的經典著作《男人的四個原型》中,提到了男性內在世界中常見的「國王原型」。
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男性之所以如此容易愛上「需要被照顧的女人」,是因為他們的內在生命中住著一個「國王原型」,在他們對待女性的關係中,不計代價地照顧、保護。可以想像成,是他們男性生命中的國王渴望登基,透過執掌權柄、恩威施行,來維繫他自己的王朝和領土。
他之所以願意百般呵護女人,是因為在他照顧的行動裡,他能感受到他心中的國王活著,可以做一個受眾人愛戴景仰的國王。在他所照顧的女人其一顰一笑中,看見了自己當國王的理想和成就——他可以看見他心中整個王國的美好,在需要照顧的女人身上,男人找到了他們心中的國王原型可以完美投射的對象。

國王原型的陰暗面:從照顧到控制
國王原型的無意識動力,可能使得一個男人擁有無私、領導、安穩大氣的正向特質,然而,若是一個男人持續無法覺察自己的投射,那麼這股「總是想當國王」的驅力,也可能使得關係最終走向自我的毀滅。
- 當伴侶開始獨立,男性可能無法適應:
當「被照顧的女人」開始擁有自己的決定、自主和獨立時,甚至提出要求、期望更平等的關係時,受到內在國王原型驅動的男人可能會因為權力受到挑戰而無法接受。 - 過度的照顧可能變成控制:
這些男性可能會為了持續擁有掌控感和權威感,做出更多的照顧動作,企圖來消解內在的焦慮,甚至可能做出威脅的行為,試圖壓制對方;就像是國王派出軍隊維護領土的主權一樣。這些舉動表面上是以保護、照顧為名,但實際上可能帶來關係的控制和壓迫。 - 黑化的國王:過度投入與情感內耗:
當男人一味地耽溺於無私照顧,並且以另一半的快樂為快樂、以另一半的滿足為滿足時,他的公僕精神可能會讓他做得比對方需要的更多。這將導致國王原型中的自大幻想越來越膨脹,行為也越趨極端,他所做的決定已經不再是為了滿足對方真正的需求,而是為了「證明自己可以」的虛榮,最終變成一種情感勒索或心理內耗。
如何突破國王原型的內耗,建立健康的愛情關係?
深受國王原型力量所驅動的男性,很可能是孤單的。
當國王心中的理想無法被實踐和理解,他們的自我負責與高要求特質會使他們陷入一個人的迴圈中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或是另一半陷入這樣的內耗循環,或者在關係的互動中感覺彼此位置僵化無法突破,可以透過以下四個練習,嘗試覺察目前的自己:
- 釐清「愛」與「征服」的差異
- 試問自己愛的真的是對方?
- 或是將另一半當成了征服的對象?
- 培養「被愛」的接受能力
- 覺察自己是否習慣扮演「照顧者」,但不習慣被照顧?
- 觀察自己被照顧時的反應?能夠表達感動與感謝嗎?
- 當別人對你表達關心時,不要立刻拒絕或轉移話題,而是練習回應自己感到的珍惜和觸動
- 反思自己在關係中滿足的「成就感」
- 你是否將自己的價值感與「被依賴」畫上等號?
- 當對方變得獨立時,你是否會感到不安或失落?
- 覺察自己是否將關係當成王國來「治理」,嘗試轉換心態將關係當成「共同經營」的王國
- 覺察關係互動中的位階與平衡
- 與伴侶討論:「我們的關係裡,彼此的角色是否平衡?」
- 當伴侶遇上困難,嘗試扮演「陪伴者」,而非「說教」或直接幫忙解決
- 向伴侶分享自己的「脆弱時刻」,允許對方觸碰與聆聽

▶ 嘗試心理師開設的主題課程,在專業人士分享的知識架構中,探索自我
透過心理師規劃的主題式課程【在關係陰影中尋找自己:進入榮格心理學的「真愛」之旅】,你能系統性地學習到:
✅ 榮格心理學對於愛情的理論觀點
✅ 榮格心理學中 Anima/Animus 陰陽性原則與投射作用
✅ 在關係衝突與失落中,解析個人 / 伴侶的真實樣貌
▶ 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
如果你在過往或是目前的關係中,發現自己或是另一半陷入這樣的內耗循環裡,或是在互動中感覺彼此出現了動彈不得的僵化狀態(溝通卡關、雙方想法有落差、價值觀不同), 鼓勵你透過專業的伴侶諮商,由心理師加入這個對話,解決兩人關係的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