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gi2023 年 12 月 10 日 7:15 AM

關係中的不安全感

在不久之前,我是一個非常害怕吵架的人。總覺得爭執、發怒、有情緒的表達,不僅無法收得預期的關係改善。 還會讓兩方關係惡化,讓對方看到自己軟弱、缺愛的那一面。 今天早上也是爭吵了,一股腦將長久累積的不滿說出來以後,心卻像是被抽了真空一樣。 沒有太多的情緒,只有空空蕩蕩的魑魅魍魎。 我總是懼怕激烈的爭執後,會被丟掉,會被討厭,被貼上不懂事、不體貼、過太爽才沒事找事做的標籤。 所以平時總是過著小心翼翼的觀察、隱忍的生活,但就是會有支撐不住,爆掉的時候。 不是伴侶的錯,也不是多大的事件。 一切的源頭,只是來自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存在的不安全感。 我也知道,不能期待誰來接住自己,每個人有不同的處境,自己的情緒應該自己承擔。但真的不太容易。 無法認知自己為什麼存在的人,即使擁有尚可的外在條件和物質環境,在現實中其實也是一種戴上生存面具的活死人狀態,做著該做的事情,完成謀生的任務,但若是一時腦熱,隨時都不會害怕從窗戶跳出去。 因為沒有寄託,所以其實也不存在什麼死意堅決。可以跳,也可以不跳。就看那天情況怎麼樣。 從很小的時候,就不曾說過我好想自殺這種話。畢竟自殺不是真的想死,太明瞭只是想結束當下痛苦的狀態而已。 還沒有自殺,只是因為痛苦程度還沒到,所以還不是時候。 會掙扎的人,多半都是希望自己能回到現世,過上正常人的日子,不要再被你想太多、你怎麼那麼弱、還有很多比你更辛苦的人都認真活著這種話給影響。 而且不自覺會想,如果貼標籤的人都活得篤定踏實,毫無憂慮,那一定就是捲在情緒裡的自己的錯了。 我缺愛,卻習慣假裝自己不缺。因為這樣才政治正確,你才有辦法在人群中存活。 我也懂,那些感受強烈的痛楚,完全是由大腦及認知製造出來的,那不是實相。 為了使自己「不要再想太多」,我找遍了各種資料,希望能稍微了解刪除記憶 的方法,畢竟沒有因就沒有果。 但目前還沒有發現(笑)。 大多身心的痛苦來自於從小那些不被理解、沒有被接住的狀況。 成年以後更大的痛苦,則來自於社會對於高度社會化者,必須「身心完整」的期待。 人生四千個禮拜,生命其實沒有意義,在呼吸停止之前,人生就是用來體驗的。 這些我都懂,但那些痛苦的感覺,也是真實存在的。除了理解傷痛,在發作時陪自己的身心待一會之外,其實沒有其他方法。 身心安頓 說得很輕盈,卻要用很久很久的時間去練習。而且,還無法確定能不能成功。

19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