匿名使用者2025 年 1 月 30 日 7:01 PM

發現自己有情感漠視和情感剝離的症狀

*前情提要:🦌代指我男友 簡單來說,我發現自己好像有情感漠視和情感剝離的問題。 就是我感覺自己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情感支持給🦌,反而對很多事都很無感、漠然。 比如說這陣子我們遠距,其他人遠距的時候都會很難過,在網路上一邊哭一邊互相安慰之類的,但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。 🦌倒是很常來私訊我說想我之類的訊息,但我不知道為什麼,我其實並沒有很想念他的感覺,更不會因此而難過。 我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,雖然可以猜到是過去的經歷導致我出現這種情況,但還是會感到很懊惱,覺得自己好賤,🦌這麼用心對待我,我卻表現的滿不在乎的樣子。 我不想要糟蹋🦌對我的好,但我現在的狀況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改善的(也不確定到底有沒有機會改善),所以我只能儘量叫他不要太在意我,不要花太多的金錢、時間和心力在我身上,但顯然的這造成了反效果,他看起來更難過了。 除了跟🦌以外,其實我跟其他人也有差不多的問題。 比如說我的前任,之前跟他分手後我還難過了一段時間,但是有一天我就「切換」到一個完全對他漠不關心的模式之後,我就非常突然的變回了一個正常人,很認真的把他當作一個陌生人,就算我們曾是長達兩年的高中同學和好友。 再比如我的家人,我的父母和親戚會對於我的不告而別(但其實就只是跑去跟朋友一起住兩天)感到非常焦慮,會打電話來罵我,甚至跑去我常去的地方找我。 但我真的完全無感,我只覺得「我都已經成年了,為什麼還要這麼在意我?」 還有,有的時候我能夠意識到我的阿公和阿嬤其實身體已經很差很差,隨時都有可能離開我,但對於他們可能的離去,我卻毫無感覺。 面對這些重要的人,我既不生氣,也不難過,彷彿這件事和這些人跟我完全沒有任何關係一樣,這讓我覺得很可怕。 我也有點怕未來我和🦌,和其他重要的人因為這種事大吵一架,所以才決定發文問問。 這種情況是有需要去找心理醫生諮商的嗎?還是沒有那麼嚴重,自己慢慢調適也可以?

1851
黃郁涵諮商心理師

諮商心理師 黃郁涵2025 年 2 月 1 日 3:41 AM

我在你的敘述中讀到了一個被包裹在殼中、迷惘的你,你和這個世界像是隔了一層膜,你看得見外面發生的事情、看得見周遭親人男友的表情或行為,但這一切又好像離你有些距離,你無法給出太多反應。 這層膜可以是隔絕,也可以是保護。讓你能夠獨立於外在過大的壓力或情緒,讓自己能穩定著繼續過下去。雖然我們不知這層膜怎麼形成的,但如果過去沒有了它,也許你也無法好好長大成為此刻的自己。 當然這些都是推測,諮商能夠陪伴你回望過往,更認識和理解自己。回望不一定都能找出「我之所以是這樣」的原因,但很重要的是,你之所以是你,是有理由的,那些此刻你定義為問題的,很可能是努力長大的過程中找到的照顧自己的方式。 也因為你夠大了,開始有能力停下來觀察自己和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,才會留意到這些。再小一點的時候,那可能是你唯一能找到的最好的生存方式了。 我們帶著這些過去的自我長大成人,也許和身邊的人長得不一樣,但不代表就是不好的。其實當你擔心男友時,那就是愛,你並不是沒有能力愛人,只是愛的語言不相同而已。 相愛的兩人,很重要的是學習和聽懂對方世界裡愛的語言。愛有各種形式,有各種樣貌,並不是只有「分開了要很想念」才是愛的證明。男友有他表達愛的方式,那可能和你的不同,你好像因為自己做不到和他一樣,所以希望他也少做一些來達成平衡,而他只讀到你叫他不要再那麼愛你了,完全讀不到那裡頭包含的體貼和愧疚。也許反過來可以練習的,是更了解自己、明白自己心中愛的語言,然後讓對方知道,讓他也有機會聽懂你的語言,那麼他也更能感受到被愛,你也能從自責的泥沼裡脫身。再進一步才是練習互相說出對方的語言,一起看看困難在哪裡,怎麼跨越。 無論你選擇諮商或自我調適,希望你都能慢慢更理解自己,並且看見隱藏在你心中的愛。終有一日,破殼而出。 深深的祝福 郁涵